为了修座桥,搬走一座“山”!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在山水相拥的重庆,桥,让城市交通畅行,出行更便捷,也独成一道风景。
作为中国桥都的“顶流担当”,目前,重庆大大小小的桥梁经过初步统计已经超过了2万座,而其中跨越长江、嘉陵江的特大桥梁有105座,特大桥梁的密度在全国少见——这,也让重庆人有了一种骄傲——“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
即日起,重庆发布推出《重庆——中国桥都的“顶流担当”》系列策划报道,为你推荐讲述“桥上山城”的故事,让你感受山水之城的桥梁魅力。今天推出第一篇《为了修座桥,搬走一座“山”!》
重庆汇聚了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大江大河。
但是,山高坡陡,没能阻挡重庆的发展,恰恰相反,正是这些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出了壮阔的立体交通景观——桥梁。而今,“桥都”已成为重庆这座“人文之城”的亮丽名片。
在重庆造座桥有多难?今天,小布丁就为你讲述诸多大桥拔地而起背后,那些攻坚克难的故事。
重庆第一座城市道路桥梁
为了修桥,他们搬走了一座“山”
重庆的第一座城市道路桥梁是牛角沱嘉陵江大桥,这座桥的建成结束了嘉陵江重庆段没有城市桥梁的历史,同时也拉开了重庆桥梁建设序幕。
“早在七十多年前,重庆就已经有了建设嘉陵江大桥的规划。”重庆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徐惦耕介绍,城建档案馆中收藏有63份珍贵史料,详细纪录了这座大桥的前世今生。
在1946年的规划图中,便清晰标出了嘉陵江跨江大桥的规划修建位置,根据当时规划,它将连接江北香国寺码头附近区域和重庆市中心区域。不过因为资金等原因,大桥一直未动工。
为什么在广阔的市中区(现渝中区)区域,偏偏选择在牛角沱上清寺一带建桥?“选桥的修建位置相当讲究,桥台的建设不是说随便找个地方都能搭起来的。当时的专家们也考虑过江北嘴,那边靠近两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也与解放碑更近,但千厮门附近的江面宽阔,在当时建设条件受限。”徐惦耕介绍,牛角沱水域水流平缓,跨度合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最终被选定。
修桥地址确定下来了,但在缺乏经验,物资、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的情况下,如何把这个“巨无霸”修起来?
档案馆史料记载,武汉长江大桥当时通车没多久,桥梁建设的成功为团队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设计方为重庆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嘉陵江大桥正式动工后,施工方使用的很多建桥技术都与武汉长江大桥相似,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建设技术。
在桥梁建设中,工人们还克服了缺少大型设备,以及洪水等问题,只为实现了重庆人的大桥梦。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资料数据中,也清晰记载了当时大桥建设的热火朝天景象:大桥上清寺方向原有一座山阻隔,工地上每天上千人施工,硬是生生把“山”搬走了。
1966年1月20日,嘉陵江大桥正式通车。通车前几天,市民们从各地专门赶来“踩桥”。随着大桥通车,两岸居民也正式结束了只能靠轮渡过江的历史。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张坤琨 摄
历经沧桑的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承载了山城的变迁和发展。2001年,在嘉陵江之上修建的渝澳大桥建成通车,它距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约200米,两桥被称为“姊妹桥”。两个“姊妹”连接着江北区和渝中区,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2009年,牛角沱嘉陵江大桥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今,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渝澳大桥、轨道交通3号线过江复线桥“老中青”三代大桥比肩而立,成为重庆城市交通发展重要的见证。
曾家岩嘉陵江大桥
用钢量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
重庆众多的大桥,曾创下过多项世界和国内纪录。其中,曾家岩嘉陵江大桥上,不仅是中国首座建在桥上的轨道车站,整个大桥的外观和轨道交通的衔接也让很多市民和游客有了非常好的体验。这座桥是如何建成的?
在“这就是重庆”——中国桥都记者见面会上,参与建设这座大桥的中交二航局二公司四川片区副总经理刘颖,分享了桥梁建设背后的故事。
曾家岩嘉陵江大桥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刘颖介绍,曾家岩嘉陵江大桥,主要由桥梁工程和两岸的隧道工程组成,整个项目全长大约5.6公里。桥梁工程全长是540米,其中主跨,就是两个桥墩之间主跨为270米,是目前同类型桥梁中跨度也是国内排第一。
“桥梁上层是通城市汽车,下层是为当时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所预留的一条线路,这也是国内首次把轨道交通换乘站设在桥梁上。”刘颖介绍,整个组桥的用钢量大约2.4万吨,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
刘颖介绍,在曾家岩大桥建设过程中,施工方遇到诸多难题,如要上跨轨道交通2号线,与2号线的车顶最小距离只有3.75米。桥梁紧邻渝中和江北,都是比较繁忙的滨江路;渝中周围有周公馆在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施工条件极其复杂,同时施工场地也很狭小受限。”
据了解,施工方在建造过程中,主要研究了一体化防护平台,主要目的是保证桥梁连接的冲钉、高栓不往下掉落一颗。“同时,我们还研究了吊装的措施,以往的吊装有可能就是4个吊点,4根钢丝绳,当时我们采用了花钢钢丝绳,提高了安全系数”,刘颖介绍,当时还采取了错峰施工等方式,等到轨道交通2号线在晚上12点到凌晨5点停运期间才进行施工,最终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BIM技术、数字化模拟……
科技已经为攻克难题的“法宝”
曾经重庆的朝天门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菜园坝长江大桥等5座大桥在同一时间建造,引起了国内外很大的震动。而在讲述世界桥梁大师邓文中故事的《桥缘——邓文中在中国40年》一书中,也记录了重庆诸多桥梁建设背后的那些克服困难的故事。
如彩虹般美丽的朝天门长江大桥。张坤琨 摄
以为菜园坝长江大桥为例,书中写到——
邓文中认为:“如果桥型臃肿,与重庆长江两岸秀气的景观很不相称。”他主张,一定要避免“只见一座大桥而不见一座城市的尴尬”。
……出于景观的考虑,邓文中在钢管拱和钢箱拱之间特意选择了比较纤秀的钢箱拱。但是菜园坝大桥主跨位置高低水位相差很大,如果把拱脚放在河滩上位置太低,不能满足通航要求,所以他在两端的拱脚下面采用两个预应力混凝土Y型刚构,托起拱架。这样可以把主拱提高,而且两个预应力混凝土刚构的支架在河道中更有利于防洪、防撞。
关于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书中写到——
2006年5月25日,是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合龙的日子,现场可以说是人山人海……最后一关的吊装是最惊险的时刻,有两个问题需要克服:
一是如何把钢箱梁在航道里顺利旋转90度,同时必须防止它撞在老桥墩上?
二是如何避免这么大体积的钢箱梁,在出水的一瞬间由于水的强大吸附力突然释放可能引起的抖动?
夜幕降临时分,一切准备就绪,起吊终于开始!长103米,重1400吨的钢箱梁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平稳地吊离水面,两岸一片欢呼声……5月26日凌晨,钢箱梁与两边接头完成顺利衔接,世界最大跨度的梁桥——重庆石板坡大桥复线桥合龙成功!
“重庆是山城,要修一座桥不简单是一座桥,交通功能只是其中一个,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本设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通道的复杂性和复合型,这是重庆桥梁的特点,要满足这个要求就必须创新。”林同棪国际(中国)首席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蒋中贵表示。
“重庆的水位造成了重庆的河道,在不同的水位航线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桥梁有大跨度的要求。”蒋中贵介绍,重庆的桥高差往往也特别大,一般都是70米左右,交通下面有轮渡、中间有滨江地区的交通,上面还有上部地区的交通,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就造成了以轨道交通、慢行交通和快速交通三部分的组合,这也是重庆桥梁建设的一大挑战。
在参与重庆桥梁设计和建设的时候,重庆都通过了哪些新的设计或者技术方式来克服这些困难?在蒋中贵看来,桥梁建设应对挑战,必须要用新的手段,“重庆的桥梁能够被全国同行以及世界同行认同,因为技术上我们有东西。”蒋中贵介绍,目前,BIM技术,数字化模拟等已经在重庆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科技已经成为施工人员攻克难题的“法宝”。
因“星际穿越”般的场景火爆“出圈”的白居寺长江大桥。张坤琨 摄
刘颖也以白居寺大桥举例:建设团队运用了最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让大桥施工“赢在起跑线”上。同时,施工方还攻克了大体积混凝土以及高塔混凝土泵重等关键施工技术,解决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比如钢筋的下料、模板的线性控制、混凝土的开裂等难题。
“2020年10月22日,白居寺大桥两座主塔完成了封顶,看着白居寺大桥从蓝图变为现实,作为建设者心中是倍感自豪。”刘颖说。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让我们一起为桥梁建设者点赞!
向重庆城市建设者致敬!
大家都在看
来源:重庆发布
文字:姚於
编辑:邹雨璠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